当聚结脱水滤油机处理不同黏度油液时,需要多方面调整设备。对于高黏度油液,首先要考虑的是油液的流动性问题。高黏度会导致油液在设备内部流动缓慢,影响过滤和脱水效率。此时,可通过在滤油机入口处安装加热装置,将油液加热至适宜温度,降低其黏度。一般来说,将油温提升到 40 - 60 摄氏度,可显著改善高黏度油液的流动性。同时,适当降低滤油机的运行流量,避免因油液流动阻力过大导致设备过载。例如,原本处理低黏度油液时流量设定为每小时 1000 升,处理高黏度油液时可降低至每小时 500 升左右,让油液有足够时间在滤芯中完成聚结和分离过程。

在滤芯选择上,针对高黏度油液,可选用孔径稍大的聚结滤芯和分离滤芯,以减小油液通过的阻力。但要注意,孔径增大不能影响滤芯对水滴和杂质的拦截效果,需要在保证过滤精度的前提下进行优化。此外,设备的压力控制也需调整。高黏度油液通过滤芯时压力损失较大,要适当提高滤油机的进出口压力,确保油液能够顺利通过设备。但压力提升要在设备的耐压范围内,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。
对于低黏度油液,由于其流动性好,水滴在聚结和分离过程中更容易分散。此时,可适当提高滤油机的运行流量,充分利用设备的处理能力。同时,选择孔径较小、结构更紧密的滤芯,增强对水滴和杂质的拦截能力,防止因油液流速过快导致部分污染物未被有效过滤。在温度控制方面,可适当降低油液温度,使油液黏度略有增加,有利于水滴的聚结和沉降,但要注意不能使油温过低影响设备正常运行。总之,根据油液黏度的不同,对聚结脱水滤油机的温度、流量、滤芯和压力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,才能确保设备在处理不同黏度油液时都能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