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News

crumbs-icon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烛式过滤器压力差变大如何解决?

time-icon更新时间:2025-01-20点击次数:1 来源:牛彩霞

  1. 处理杂质堵塞

    • 加强反冲洗:适当提高反冲洗压力和延长反冲洗时间,增强对过滤元件表面杂质的冲刷力度。例如,原本反冲洗压力为 0.3MPa,可尝试提升至 0.4 - 0.5MPa,反冲洗时间从 30 秒延长到 60 - 90 秒。但需注意压力不能过高,以免损坏过滤元件。

    • 化学清洗:根据过滤介质和堵塞杂质的性质,选择合适的化学清洗剂。如对于金属过滤元件上的有机杂质堵塞,可使用有机溶剂或碱性清洗剂;对于无机垢类堵塞,可选用酸性清洗剂。将过滤元件浸泡在配置好的清洗剂中一段时间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以彻底清除堵塞杂质。

    • 定期更换过滤元件:若过滤元件使用周期较长,频繁堵塞且清洗效果不佳,应考虑按厂家建议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,以确保过滤性能稳定。

  2. 修复或更换损坏变形的过滤元件:打开过滤器,仔细检查过滤元件,对轻微变形的元件,若材质允许,可尝试进行校正修复。但对于破损、裂缝严重的过滤元件,必须立即更换,防止未过滤的流体短路通过,影响整体过滤效果和导致压力差持续异常。

  3. 清除结垢:针对因结垢导致的压力差增大,采用化学清洗方法针对性去除结垢。如对于碳酸盐垢,可使用稀盐酸溶液进行清洗;对于硫酸盐垢,可能需要使用特殊配方的螯合剂清洗剂。清洗过程需严格控制清洗剂浓度、温度和清洗时间,避免对过滤元件造成腐蚀。清洗后要用大量清水冲洗,确保无清洗剂残留。

应对流体特性变化


  1. 控制进料浓度:在过滤器前端增加浓度监测设备,实时监控进料浓度。若浓度过高,可采取稀释措施,如引入适量清水或低浓度物料进行混合,使进料浓度保持在过滤器适宜处理范围内。同时,加强上游工艺控制,避免因生产波动导致进料浓度大幅变化。

  2. 调整流体黏度:若因温度变化导致黏度增大,可通过加热或冷却装置调整流体温度,使其黏度恢复到合适范围。例如对于温度降低导致黏度上升的流体,可采用夹套加热或内置加热盘管的方式提升温度。若因成分变化引起黏度改变,需分析具体原因,通过调整工艺去除或添加某些成分来改善黏度。

解决运行操作问题


  1. 优化进料速度:根据过滤器的设计流量和过滤能力,合理调整进料泵的频率或阀门开度,将进料速度控制在合适水平。同时,安装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,实现对进料速度的精确控制和实时监测,避免进料速度过快对过滤元件造成冲击和堵塞。

  2. 规范反冲洗操作:制定科学合理的反冲洗制度,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、压力、时间等参数进行反冲洗。定期对反冲洗系统进行维护检查,确保反冲洗泵、管道、阀门等设备正常运行。例如,每周对反冲洗泵进行性能测试,每月检查反冲洗管道是否有堵塞或泄漏。

  3. 确保出料顺畅:检查出料管道是否有堵塞物,如固体颗粒堆积、结晶物堵塞等,及时清理管道。同时,检查出料阀门的开度是否合适,确保阀门能正常开启和关闭。若下游设备存在故障影响出料,应及时修复下游设备,保证出料系统的畅通。

处理设备部件故障


  1. 疏通管道:对进料、出料及反冲洗管道进行全面排查,确定堵塞位置。对于轻微堵塞,可采用高压水冲洗或压缩空气吹扫的方法进行疏通。若堵塞严重,需拆卸管道,清除内部的堵塞物。此外,在管道入口处安装过滤器或滤网,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管道造成堵塞。

  2. 修复或更换故障阀门:对出现故障的阀门进行维修或更换。若是阀芯磨损、阀板变形等问题,可更换相应的阀芯、阀板;若阀门密封件损坏导致泄漏,应及时更换密封件。维修或更换后,要对阀门进行调试,确保其开关灵活、开度准确,能正常控制流体的流量和压力。


微信二维码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热线电话:

0373-2626008 手机手机 17703817847 QQQQ 1047457551 微信微信 17703817847 邮箱邮箱 1047457551@qq.com 地址地址 新乡市牧野区宏力大道9号利菲尔特大厦
Copyright © 2025 利菲尔特(商标:JJBFILTER) 版权所有    XML地图   豫ICP备1800021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