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案例
航空煤油是飞机发动机的燃料,水分超标可能导致燃烧效率下降,甚至结冰堵塞油路,影响飞行安全,所以这个问题必须重视。
一、水分超标原因分析
储存环节
油罐密封性差(呼吸阀故障、罐顶积水渗入)。
温差导致罐内冷凝水生成。
油罐未定期排水或排水装置失效。
运输环节
槽车/管道内部未干燥或混入其他含水介质。
运输途中温度剧烈波动产生冷凝水。
生产过程
炼油厂脱水工艺不彻底(如分馏塔效率不足)。
人为操作
取样或加油过程中接触潮湿环境或工具污染。
二、预防措施
1. 储存管理
油罐改造:
使用内浮顶罐或氮封系统,隔绝空气湿度。
安装高效呼吸阀(带干燥剂滤芯)。
油罐底部增设自动排水阀,定期排空积水。
环境控制:
油库保持恒温(建议15-25℃),减少冷凝。
罐区地面防水防潮,避免雨水倒灌。
2. 运输管理
运输前检查槽车/管道清洁度,使用干燥氮气吹扫。
运输过程中实时监测温湿度,避免剧烈温变。
3. 生产端控制
炼油厂采用分子筛吸附、真空脱水、聚结脱水等技术,确保出厂油品水分≤30ppm(ASTM标准)。
添加抗静电剂,减少水分聚积风险。
三、检测与监控
在线检测
安装 FTIR光谱仪 或 电容式水分传感器,实时监测油品含水量。
实验室检测
定期取样,按 ASTM D6304 卡尔费休法精确测定水分。
质量追溯
建立批次追踪系统,记录储存、运输、加注全流程环境数据。
四、超标应急处理方案
1. 油水分离技术
物理分离:
使用 离心式油水分离机(处理量≥5m³/h,分离精度≤15ppm)。
安装 聚结过滤分离器(滤芯材质为玻璃纤维+聚丙烯)。
化学吸附:
添加航空级脱水剂(如硅胶基吸附剂),需经适航认证。
2. 受污染油料处置
若水分>50ppm:
立即隔离污染批次,启动备用油源供应。
返厂重新蒸馏或协调合规单位回收处理(严禁直接排放)。
3. 系统排查
检查飞机燃油系统:
排空油箱,检查滤网、燃油泵是否结冰或堵塞。
使用无水乙醇冲洗管路(需符合MM手册要求)。
五、管理优化
人员培训:
定期开展油料管理IATA课程,强化防污染操作规范。
设备维护:
每月检查油罐密封性,每季度校准检测仪器。
应急预案:
制定《航空煤油水分超标响应流程》,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处置时限。
六、技术验证与标准
处理后油品需通过 ASTM D4176 清净性测试及冰点测试(≤-47℃)。
提交民航局适航部门备案,确保符合 CAAC AC-121-FS-2018-129 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