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News一、通过压差变化来判断
原理:过滤分离器在正常工作时,随着过滤的进行,滤芯会逐渐拦截燃油中的杂质,这会导致燃油通过滤芯的阻力增加,从而使过滤分离器进出口之间的压差上升。当压差达到一定程度时,就表明滤芯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杂质,需要进行清洗。
具体指标:不同型号和规格的过滤分离器有不同的压差极限值。一般来说,当压差达到 0.07 - 0.1MPa 时,就应该考虑清洗滤芯。例如,一些高精度的燃油过滤分离器,其压差上限可能设定为 0.07MPa 左右,一旦超过这个值,就会影响燃油的正常通过和过滤效果。
监测方法:通常过滤分离器上会安装压差表,用于实时显示进出口的压差。操作人员可以定期查看压差表的读数,或者安装压差报警装置,当压差超过设定的报警值时,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,提醒工作人员对过滤分离器进行检查和清洗。
二、观察燃油流量和压力变化
流量变化方面:如果过滤分离器的滤芯堵塞,会使燃油通过的有效截面积减小,导致燃油流量下降。在燃油系统的流量监测设备上可以观察到这种变化。例如,在正常工况下,燃油的流量应该保持相对稳定,当发现流量逐渐减小,且排除了其他因素(如油泵故障、管道堵塞等)后,就有可能是过滤分离器的滤芯需要清洗了。
压力变化方面:在燃油供应系统中,为了保证燃油能够顺利输送到各个设备,系统会保持一定的压力。当过滤分离器堵塞时,会对燃油的流动产生阻力,可能导致过滤分离器前的压力升高,而过滤分离器后的压力降低。通过观察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读数,对比正常工作时的压力范围,可以判断过滤分离器是否需要清洗。
三、分析燃油质量变化情况
杂质含量增加:过滤分离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去除燃油中的固体杂质。如果经过过滤后的燃油中杂质含量明显增加,如出现可见的颗粒、浑浊等现象,这可能是滤芯的过滤性能下降导致的。可以通过对燃油进行取样分析,使用颗粒计数器等设备检测燃油中的固体颗粒数量和大小分布,来确定滤芯是否需要清洗。
水分含量上升:对于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过滤分离器,当发现燃油中的水分含量上升时,可能是聚结分离滤芯出现了问题。例如,聚结滤芯可能被杂质覆盖,影响了其对水分的聚结和分离能力,导致水分不能有效地从燃油中分离出来,此时就需要对滤芯进行清洗或者检查更换。
四、考虑设备运行时间和使用频率
运行时间因素:即使上述的压差、流量、燃油质量等指标没有明显变化,过滤分离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,也可能因为滤芯上积累了一些难以检测到的杂质而需要清洗。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际运行经验,一般运行 3 - 6 个月左右可以考虑进行一次常规的滤芯检查和清洗,具体时间还需要根据燃油的清洁程度和设备的使用强度来确定。
使用频率影响:如果燃油系统频繁使用,过滤分离器的滤芯会更快地积累杂质。例如,在一些大型燃油消耗场所,如机场的加油设施、大型运输车队的加油站等,过滤分离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燃油,这种情况下,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检查和清洗滤芯,以保证其过滤效果和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五、检查排污情况
排污频率和排污量异常:正常情况下,过滤分离器在定期排污时,排出的杂质和水分的量应该相对稳定。如果发现排污的频率需要增加,或者每次排污时排出的杂质和水分明显增多,这可能是滤芯拦截杂质的能力下降,需要对滤芯进行清洗。例如,在原本每周排污一次即可的情况下,现在需要每天排污,且排污物中含有大量固体杂质,就说明滤芯可能已经堵塞,需要进行清洗。